杂交马褂木,学名Liriodendron Chinese×L. Tulipifera ,又称杂交鹅掌楸,是由中国鹅掌楸与美国鹅掌楸杂交而成,属木兰科(Maganoliaceae)鹅掌楸属。它干直挺拔,叶型古朴,似马褂,是世界的观赏树种之一,可作为庭院风景树和城市行道树,被当今园林界一致看好,开发潜力。
危害马褂木,病害发生在叶片上。病斑多在主侧脉两侧,初为褐色小斑,圆形或不规则形,中央黑褐色其外部色较浅,边缘为深褐色,病斑周围常有褐绿色晕圈,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。
病原为Gloeosporium sp ,属半知菌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圆孢属。分生孢子盘无刚毛,分生孢子长椭圆形,无色,单胞,内含1-2个油球。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株及落叶上越冬。分生孢子随风雨、气流传播,从寄主的伤口或气孔侵入,在梅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严重。药防:发病期喷施50%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-1500倍液,每10-15天1次,连续2-3次。
“马褂木”在第四纪冰川时遭大面积灭绝,以后在日本、格陵兰、意大利和法国的白垩纪地层中均发现化石,但仅在我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发现有这种植物的活体,因此,它是一种十分的古老孑遗植物;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,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马褂木(鹅掌楸)属落叶大乔木,叶大,形似马褂,故有马褂木之称。树高可达60米以上,树干通直光滑。叶互生,花单生枝顶,花瓣状黄绿色,聚合果纺锤形,花期5-6月,果期9月。栽培土质以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为宜,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。花大而美丽,秋季叶色金黄,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,栽种后能很快成荫,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。
鹅掌揪为古老的木兰科鹅掌揪属孑遗植物,在中国、日本、格陵兰、意大利和法国的白垩纪地层中均发现其化石,到新生代第三纪,鹅掌揪属有10几个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,到第四纪冰期才大部分绝灭,仅残存中国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个种,对研究木兰科植物起源和演化有重要价值,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。鹅掌楸在自然条件下,种子发芽率仅在5%以下。发芽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其花期在4-5月份,雌雄同花,通常雌蕊在花瓣展开之前成熟,而这时雄蕊尚未成熟,待花瓣展开雄蕊花粉成熟时,雌蕊已衰败,因自花授粉隔离,雌雄配子败育,有性繁殖能力差,导致鹅掌楸结实率和种子发芽率低而濒危。
鹅掌楸又称马褂木、鸭脚木、枫荷树等,其叶形犹如鹅掌而得名,又如中国的古装“马褂”,故俗称马褂木。鹅掌揪树姿雄伟,叶形奇特,花朵美丽,秋叶金黄,是优良的观赏树种。对二氧化硫和氯气抗性较强,园林中多作行道树和景观树应用。因其花形酷似郁金香,故被欧美称为“中国的郁金香树”(Chinese Tulip Tree)。
马褂木可以和青冈、苦槠、松类等混交造林。
造林抚育:
1、选地。宜选土层深厚肥沃、湿润、排水良好、温暖避风的沟谷地或平缓的山坡中、下部。
2、整地造林。造林地在秋末冬初劈山炼山后挖穴,穴径50-60厘米,深40-50厘米,株行距2.5×2.5米,或2×2米,每亩106-166株。第二年早春回表土造林,栽植时要苗正、根舒,泥土和根系紧密接触,成活率一般在95%以上。
3、抚育。造林后应连续抚育3年,中耕除草,施肥埋青或套种豆类。从造林后的第3年冬开始要适当整枝,促进树干生长。树冠郁闭后分次疏伐。
福新苗圃马褂木袋苗,驻马店定做马褂木苗批发代理
更新时间:2024-03-30 05:51:47
价格
¥1
起批量
≥ 1件
供应商
清流县嵩口福新苗圃
所在地
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口镇立新村8号